缙云三溪乡“御史遗训,流芳百世”人文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地

<1>素有“忠贞报国,孝善传家”遗风的三溪源村,位于缙云县三溪乡的西面,距壶镇镇20公里,离缙云县城35公里。是“神仙居”与“仙都景区”风景线中心点的人间仙境。该村的西应自然村是闻名遐迩的文化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的千年历史名村。

华为无线产品总裁应为民就出生于这个村的一家书香门第。应为民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8年入职华为公司,从事无线通信系统研究开发,见证了中国第一个3G(第三代)通信系统的开发与商用全过程,2004年任3G移动通信首席专家。

2008年出任华为第四代通信产品总裁,带领团队攻克通信领域最尖端技术,超越了欧洲与北美的竞争对手,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推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2014年起出任华为无线研发总裁,全面负责华为公司无线产品的开发工作,所负责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服务30亿以上用户,产品占全世界百分之四十的市场。

应为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他的父母都是原三溪中学的老师,应为民之所以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得益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祖训遗风。中国人有一句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他们从小循循善诱,灌输“应氏家训”中的为子、为友、为工、为士……之道。引导孩子,成为读书明理之才。

应为民父母遵循祖训“人生百行以孝为先……勖哉人子爱曰勿谖”训子,以致应为民从小拥有尊老爱幼美德,特别是父亲去世后,将所有的孝意都供奉在老娘身上,不管工作多忙,都念念不忘三日两头向母亲和叔父伯父及爷爷奶奶请安,爷爷弃世后,每年都特意挤出宝贵时间回家尽孝九十多岁的祖母……,并再三要求接老妈到上海,尽朝夕亲奉之孝。

应为民就是遵照“资生之策人不可无,贸易城市经纪江湖。权衡子母效法陶朱,戒尔斯诈至信相孚。

公平取息利达乡都,凡为商贾勤谨是图”的经商祖训,打开华为产品的全球市场;同时也就是履行“朋友之交同心合义,患难相扶死生靡贰。裘马何分车笠何异,伐木兴思停云寄志。千金可轻一诺匪易,慎择正人毋为儿戏”的交友祖训,广结世界朋友,罗织人脉世界。

好多人以为应为民是在外当官,可是他总是谦虚地说:“父母给我起名‘应为民’的含义就是‘应该为人民服务’,为一介‘士民’,我为‘华为’搞科研,管团队,打市场,都是一个‘士民’的本分”。

是的,他确实在一丝不苟地践行六训为士“品冠四民读书明理,砥砺廉隅涵泳经史。仁义存心忠信饬己,讲学名山传书乡里。莫玷儒修青云自矢,出为名臣处为名士”的祖训,谱写自己士途人生,造福社会,告慰先祖!

水流千里总有其源,树高百尺必有其根。华为集团无线产品总裁应为民的七彩人生的背后,就是有着“应氏祖训”的支撑,不但是他父母沿用“应氏祖训”教育后代,培养出一代英才(还有几个非常优秀的女儿),被大家誉为“教子有方。”就是应为民本身也是践行“应氏祖训”处世立身谱写人生!然而究其扎根应氏千百年的应氏祖训,又是来自何处呢?

雄伟古朴的地标性建筑“父子御史坊”,就矗立在金(金华)临(临海)公路中心点的西应村口。“御史牌坊”上醒目的应氏家训“忠贞报国,孝善传家”八个大字,就是应氏内纪第十世祖“赠御史应仪公”为子孙制定的“应氏家训”。

尔后应仪公之子十一世祖“纠弹御史应珪公”对先父的“家训”继承发展,细化出700余年来代代相传世世遵循的“龙溪应氏祖训十则”。(附后)

“纠弹御史”应珪公,乃龙溪应氏(西应村)第11世祖,字公玉,排行宁字辈1号公。生南宋景定庚申 (公元1260)----卒元至正八年戊子(1348年)。应珪公是一个胸怀大志很有抱负的杰出奇才。他自幼攻习科举学业,勤奋好学,聪明绝伦,悟性极高。凡是韬略兵书、孙武兵法无不潜心讲究运筹自如。

当年灭亡的南宋残余势力、碎微群寇,此起彼伏频频蜂涌而起卷土重来,各州县招募义士乡勇堵御,应珪公正英姿少年应募出征屡立战功。

未几,州县政府都以珪公才能超群,业绩卓著而举荐其为教练总首领,驱逐流寇斩除恶暴确保一方安全。后来元兵为了巩固原宋都临安,赐珪公予临安调兵遣将所用的兵附,授爵其防御使事(即统领团结义兵平息扰乱势力的)“防御使”。

后因战功昭著,晋升到京都,荣任“锦衣卫校尉”,专职擎执皇帝的车驾,及驾前宣召官员,专领金鼓、旗帜,随驾出入境。

继后又晋升为“司隶校尉”,既是御史大夫之属官,又可以监察御史大夫,身份颇为特殊,给予更好的发挥监察作用。后来因忠贞报国业绩沛然,再升授为“纠弹都御史”(都察院长官,正二品)。

负责监察、纠劾事务,兼管审理重大案件和考核官吏。应珪公为人刚毅廉洁,不避权贵。而且应酬宾客待人接物毫无权贵傲气。深得朝野敬畏!正如大元泰定王朝颁发的圣旨所云:

敇赐纠弹都御史应珪诰辞: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列职柏台必选才能之士抡材枫陛正宜耳目之官欲吒疲心理宜首选具官应珪持心清简处事公明似此彰名须加褒擢今拟进为纠弹都御史尔用执法正色立朝白简凝霜莫负激扬之志金章耀日用彰弹击之名汝往钦哉毋替朕命

右敕下为纠弹都御史应  珪准此敕命

元泰定元年甲子三月十五日辰时下之宝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700年前的应氏“父子御史”,身处封建社会,也无愧激扬报国忧民之志:治理朝纲(护法)白简凝霜刚正不阿;处世立身(为人)持心清廉处事公明;待人接物(爱民)酬宾忧民毫无权贵傲气。

先贤的护法爱民情怀和忠孝传家祖训,时至千百年的今天,仍似一泓奔流不息的甘泉,滋润着子子孙孙,激励着世世代代……物换星移,与时俱进!正是先贤的文明光环,照耀着三溪人民,孕育了“拼搏进取,团结爱乡”的三溪精神!描绘出“世外桃源,澄心三溪”的人间仙境!

附:龙溪应氏祖训十则:

一训为官。人臣事君以忠为则,忘私忘家奉公报国。何以立朝昌言正色,

何以治民祥刑恺恻。黻黼太平宣猷效职,六事本廉端兹臣极。

二训为子。人生百行以孝为先,先意承志晨夕寒暄。椎牛何慕钟鼎何尊,

不如鸡黍以逮亲存。曾能养志闵无闲言,勖哉人子爱曰勿谖。

三训兄弟。惟兄与弟一气分属,敦尔恩情保尔手足。田氏有荆花联萼簇,

姜家有被同牀合宿。吹埙吹篪友恭是笃,莫听妻言以间骨肉。

四训夫妇。夫妻配合人之大伦,百行四德君子所珍。重贤轻色荆钗布裙,

挽车馌饷相夫以勤。伯鸾德曜相敬如宾,琴瑟好合古训是遵。

五训交友。朋友之交同心合义,患难相扶死生靡贰。裘马何分车笠何异,

伐木兴思停云寄志。千金可轻一诺匪易,慎择正人毋为儿戏。

六训为士。品冠四民读书明理,砥砺廉隅涵泳经史。仁义存心忠信饬己,

讲学名山传书乡里。莫玷儒修青云自矢,出为名臣处为名士。

七训农业。农为邦本立业在勤,于耜举趾锄雨犁云。播厥百谷春耕夏耘,

崇墉比栉黍稌满囷。早完国课静闭柴门,有肉在釜有酒盈樽。

八训为工。百工之事各有其道,勤敏为先诚信为宝。莫自偷闲毋恣淫巧,

业务专精器求坚好。心自通神灵机在抱,何忧薄技成功不早。

九训为商。资生之策人不可无,贸易城市经纪江湖。权衡子母效法陶朱,

戒尔斯诈至信相孚。公平取息利达乡都,凡为商贾勤谨是图。

十训治家。世业相承何以昌后,积善之家发祥必久。毋荒于禽毋酗于酒,

克俭克勤谨慎谨守。奢不可为体不可苟,朱子格言宜置座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共 1 页 1 条数据